document.write('
')1月21日晚,除夕夜,屋外细雨绵绵,位于上海浦东高科西路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区二楼产房,灯光明亮,温暖如春。
在咚咚咚铿锵有力的胎心跳动声和助产士“加油、很棒、再来”的鼓励声中,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0点46分,随着一声女婴啼哭,这里的首个“兔宝宝”来了。
有着近10年工龄的助产士叶舜艳在帮助产妇胡女士接生后,熟练地给新生儿擦干保暖、断脐护理。之后,她给新生儿戴上一个喜气的红色小帽子,一边做着相关检查,一边同步告诉产妇,使其安心:宝宝体重3440克、身长50厘米,这是宝宝的手圈脚圈,现在按个小脚印……
在上海一妇婴东院区,助产士为首个“兔宝宝”裹抱被。(新华社记者 龚雯摄)
在一旁守候的胡女士丈夫高兴得合不拢嘴:“之前想过宝宝的小名,还根据预产期调侃,如果除夕生就叫‘除夕’,初一生就叫‘初一’。”
近年来,上海一妇婴的分娩量连续9年位居上海第一,每5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在此出生,上海一妇婴因此被称为上海“大摇篮”。
胡女士告诉记者,她2017年在一妇婴生下第一个宝宝,今天大年初一生下第二个宝宝,哥哥妹妹凑了一个“好”字。
叶舜艳高兴地说:“这些年接生了很多宝宝,此前也有多次春节假期值班的经历,却是第一次接生到第一个新春宝宝,很激动。”
在上海一妇婴东院区,助产士为首个“兔宝宝”家庭送上医护人员准备的礼物。(新华社记者 龚雯摄)
为了迎接首个“兔宝宝”,一妇婴的医护人员早早准备了礼物,包括一个兔子玩偶和一对窗花。这对窗花由医院一名助产士设计,憨态可掬的一对小兔子,没想到正好对应上这个家庭两个小朋友的一个“好”字。
1点01分,寂静的夜里又传来一声嘹亮的啼哭声,一妇婴东院区迎来了第二个“兔宝宝”。1点44分,位于浦西长乐路的一妇婴西院区也迎来了第一个“兔宝宝”。截至大年初一早上8点,一妇婴两院区一共迎来8个“兔小妹”和“兔小弟”。
除夕夜,在一妇婴东院区产房里,一共有十多位医护人员坚守岗位。“除夕上班,对我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。”一妇婴东院区产房夜班组长蔡春瑜说,这份工作每天可以迎接新生命、新希望,非常开心也非常自豪。
工作24年来,蔡春瑜大概有十几个除夕或年初一是在产房度过的。“新年迎新生儿,本身就是一件喜事。家人对此也十分理解,因为对任何一个家庭而言,生孩子都是大事。”蔡春瑜说。
新春第一天已到来,上海“大摇篮”产房的医护人员们忙碌在各个岗位上,她们用自己的专业、细心,守护着每一位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。(记者龚雯)
托育早教服务机构认证标准研讨会正式召开,加速行业标准出台
创业故事:加入成长型创业公司是极宝贵的经历---如果一家顶尖的大公司去斯坦福大学招聘,通常门前冷落;如果一
福州打造儿童特色早教工作新模式 亲子小屋全家互动,福州市计生协系统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“幼有所教”的
2017年,国内早教市场规模突破4800亿,预估2018年将超过5500亿,近五年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8%。随着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对早教理念的逐渐普及,国内早教市场的顶点不仅远远没有到来
派出所民警走进幼儿园 胶东在线10月31日讯(通讯员 王辉 汪少波)为增强幼儿园小朋友的安全责任意识,普及安全教育
共享教育优势资源 互帮互助共同提升
养娃真费钱!给孩子报那么贵的兴趣班到底有用吗?-理财频道-和讯网
原标题:山东发布幼儿园“小学化”负面清单,进行大排查大整改近日,针对《问政山东》节目曝光的山东省个别幼
儿童教育是一个宏大而深刻的主题,如何能培养出一个全方位健康发展的孩子,是每一位父母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。
宾果智能携智慧幼教整体解决方案亮相第21届北京国际幼教展
一、案例背景《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》明确指出:“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小学一年级重要的教育任务
新华全媒+|他们用坚守迎接新年的第一批“兔宝宝”--- 助产士陈燕婷把新生儿宽宽放到母亲林小梅身上进行早接触。
新春走基层|看,上海“大摇篮”里“兔宝宝”们来了--- 在上海一妇婴东院区,助产士为首个“兔宝宝”家庭送上医护
育儿经金宝贝美吉姆文/姥姥家的孩子上哪家早教合适?每家早教中心到底怎么样?这些问题也曾经难倒了当妈的我大
潮州发布新闻量最大、最具权威性的新闻门户网站,是外界了解潮州、获取潮州本地新闻及信息的最佳桥梁和窗口。
智力开发,培养和提高儿童的智力以保证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。提高智力一般从观察力、记忆力、想象力
伴随着岁月匆匆的脚步,承载着勤奋耕耘的喜悦,2022秋季学期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。过去的这一学期,对于永幼人而言,是最为难忘的学期,疫情与工作生活并存,时
日前,由荷兰皇家菲仕兰支持发起的十四五课题《幼儿饮奶行为改善的支持策略研究》,正式通过了北京市教育学会
报告也特别指出,“学习时长”与“生育率”二者基本呈“负相关“的关系,每周学习时间越长,社会生育率水平越
2023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寒假到来,在教育部指导下,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形成《2023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》,引导中小学